近期,印巴边境局势骤然升温,激烈的冲突不仅搅动着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,也在全球军工市场引发强烈震动。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,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,其现状与未来走向,在数据与市场的双重映射下逐渐清晰。
从行业基本面来看,2024 年国防军工板块面临不小压力,全年实现营收 4191.79 亿元,同比减少 12.85%;归母净利润 152.58 亿元,同比减少 45.03%。进入 2025 年第一季度,这一态势仍在延续,板块实现收入 773.29 亿元,同比减少 14.36%,归母净利润 42.01 亿元,同比减少 28.87%。不过,在整体业绩下滑的大环境下,上游信息化、新材料等领域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。部分企业凭借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,订单量逆势增长,为行业基本面的回暖带来希望的曙光。
再看估值情况,当前军工指数(399959.SZ)的市盈率(PE_TTM)为 57.20 倍,市净率(PB_LF)为 3.08 倍,市销率(PS_TTM)为 3.33 倍,市现率(PCF_经营性净现金流 TTM)为 60.55 倍。尽管军工板块的估值分位数已回落至 72.94%,但与其他行业相比,仍处于较高水平。这一方面反映出军工行业自身具备的战略价值和技术壁垒,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持续看好。
展望行业前景,随着 “十四五” 规划的深入推进,国防信息化建设迎来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。作为信息化武器装备产业链上游的军工电子,其需求将呈现长期向好的趋势。从产能储备角度来看,2024 年末,信息化板块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总额达到 380.47 亿元,同比增长 8.98%,充足的产能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需求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而近期的印巴冲突,无疑为军工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量。冲突升级的消息一经传出,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。2025 年 5 月 7 日,军工 ETF(512660)大涨超过 3%,成交额突破 6 亿元;通用航空 ETF 华宝(159231)盘中涨幅更是超过 4.3%,创下上市新高。这一市场表现,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时,对军工股避险属性的高度认可。
从行业层面来看,印巴冲突推动全球防务预算呈上升趋势。在现代战争中,无人机、反无人机系统及人工智能等新兴装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其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。我国军工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,纷纷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力度。与此同时,企业的备产备货需求旺盛,预收账款及合同负债的显著增加,直观地反映出行业订单的充足,资产负债表呈现出积极变化。
长期来看,印巴冲突只是全球军事力量再平衡进程中的一个缩影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全球军事格局的调整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,资产的 “地缘风险溢价” 愈发显著,这极有可能引发军工股避险属性的估值重估。而军品需求目前仍处于爆发初期,随着各国对国防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,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值得期待。
短期而言,印巴冲突确实提振了军工板块的市场表现,投资者的避险需求推动相关资产价格上扬。但从长远视角,军工行业基本面的逐步回暖、充足的产能储备,以及国内外需求的共振,都为行业进入长期景气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信息化、新材料、航空发动机、新质新域等领域,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潜力,值得重点关注。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背景下,我国军工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未来可期。